
图1:东海大学津沙拾味团队荣获银奖,由萧副总统亲自颁奖
东海大学景观学系师生在第15届农业部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主办的「大专生洄游农村竞赛」中再传捷报!由景观系与餐旅系跨域合作的「津沙拾味」团队勇夺银奖,并囊括「最美农村故事奖」、「洄游新星奖」、「创智才奖」、「最佳舞台展现奖」等多项殊荣;同场参赛的由景观系与建筑系合作的「里山织语」团队亦表现亮眼,荣获「创智才奖」、「最佳职人工艺奖」与「SDGs永续奖」,展现东海大学景观教育在跨域实作与社区关怀上的深厚能量。

图2:SDGs永续奖-里山织语

图3:洄游新星奖-津沙拾味团队郭濬瑜

图4:创智才奖-里山织语团队周晏甄、津沙拾味团队邓芷岑

图5:最佳舞台表现奖-津沙拾味

图6:最佳职人工艺奖-里山织语

图7:最美农村故事奖-津沙拾味
颁奖典礼于2025年9月14日在台北盛大举行,由副总统萧美琴亲临颁奖并巡礼各队摊位,热情与东海师生及社区代表互动,给予高度肯定。副总统盛讚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,不仅带动地方创生,也展现新世代对农村永续的责任与热情。
由景观学系邹君玮老师指导的「津沙拾味」团队,成员包括景观学系三年级的郭濬瑜、邓芷岑、廖贝宸、赖亮嬛、方尔云、许竞云、孙皓维、白昕叡以及餐旅学系的何昀柔。他们深入马祖南竿津沙社区驻村两个月,将「味」作为核心,透过每一次与居民的互动,深化对津沙的理解与连结。他们用创意与巧思,不仅以绘本呈现南竿老酒文化、食材与农渔故事,更与介寿国中小合作创作奇幻食农教育绘本。团队也举办了大地桌餐,融合在地食材与药草文化,同时重新设计了津沙聚落地图,增设告示牌与互动导览,并以多媒材墙面融入景观元素与海废创作,将文化、技艺与饮食转化为教育资源。学生们的创意与坚持,让马祖聚落焕发新风貌,也获得地方居民一致讚誉。

图8:副总统与津沙拾味团队

图9: 副总统观看津沙拾味团队创作的绘本「老酒香香 回忆长长」
由景观学系李丽雪老师与邹君玮老师共同指导的「里山织语」团队,成员则由景观学系三年级的周晏甄、许灿阳、李宸宇、简承泽、张力允以及建筑学系的刘思彤组成。他们以苗栗南庄南江休閒农业区为舞台,此地是赛夏族、泰雅族、客家与闽南族群交织的多元文化聚落。团队秉持「里山精神」,透过「织布」这个迷人的隐喻,串连南江的多元文化、历史记忆与当下生活。学生们深入社区,与长者学习赛夏族建构技艺、与客家耆老共创「点点画」,并走访二十馀家民宿编纂《南江故事手册》,将人与土地的连结转化为可被传颂的文化资产。最终于「南江艺术祭」以沉浸式展场展现成果,并透过九宫格风味餐会串联族群饮食记忆,让参与者深度体验地方文化厚度。

图10:副总统与里山织语团队

图11:副总统聆听里山织语团队介绍
此次双队齐获佳绩,不仅是对学生专业实践的肯定,更彰显东海大学景观学系长年重视地方创生与实作教育的成果。透过跨领域合作、师生共学以及在地实践,东海景观人持续以专业回馈土地,让农村故事在创意中被看见、在设计里延续。
图片来自洄游农村主办单位之摄影团队。